面对疫情,大众都在网络平台上“裸奔”了吗?个人隐私防范必不可少,成都网暴女孩给予警示!

Sunshine Sunshine 2020.12.9 22:42 浏览(1074) 评论 (0)

  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其令世人关注的成绩和特点是,在武汉暴发疫情后,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患者、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乃至几乎每个人的信息,以追踪技术定位传染源并加以切断,从而有效地控制、减缓了病毒的传播。

  对于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城市人口十分密集、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国家而言,这种控制模式非常有效,至少实现了在全国各地没有同时出现大规模疫情,没有同时出现武汉最初的紧张态势。

  然而,这种控制模式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单就海量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而言,已经使得不少人的个人隐私受到威胁。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六种情况:

  信息大量泄露。

  强迫同意。

  收集、披露非必需信息。

  信息未脱敏化。

  看不见的“画像”。

  各种骚扰。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感受到一个“裸奔”时代的到来,造成这个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成熟完善。

  我们还没有关于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的统一法律,既包含具体、细致、操作性强的规则,又能普遍适用于所有与个人信息的收集、占有、储存、使用、处理有关的主体。

  其次,众多的个人信息收集者让个人隐私保护捉襟见肘,为了有效抗疫,把广大的公私力量动员起来、“拧在一股绳里”,其中,信息收集和处理者可谓不计其数,他们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技术公司、层自治组织、公场所经营管理者、社区组织、用人单位、应用程序开发者等。

  面对如此众多的个人信息收集、处理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岂能不艰巨?再次,现代隐私文化未成气候,现代隐私文化强调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与中国古代的隐私概念更多集中在闺房之间、夫妻之间的事情大相径庭。

  中国迄今的抗疫模式基本以对疫情的“零容忍”为目标,这就对集中、权威、效率提出了极高的需求。“牺牲少数人、保全多数人”、“服从命令听指挥”、“效率高于一切”、“‘战疫’就是战时”,这些观念有形无形地影响了决策者以及广大民众,隐私保护没有被提升到需要高度重视并与公众健康进行平衡的价值层面。

  12月8日0至6时,四川省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这其中,确诊病例患者赵某的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流传,其个人隐私信息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被转发,疑似被泄露,涉及的图片包含了其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

  赵某的信息在网络流传,甚至于有网友称其在奶奶6日晚入院后,她还在当晚前往酒吧。

  12月9日,赵某实名通过平台发文向成都市民道歉,并表示自己当时并不知道奶奶已确诊。此外,赵某澄清,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酒吧负责气氛和营销,发现确诊后她也第一时间配合调查。

  对此我们想说的是,首先,该患者是一名病人,而不是罪犯;其次,正所谓“三人成虎,积毁销骨”。谣言将加剧公众恐慌情绪,对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次生疫情”。

  当事人如实说出了自己所有的活动轨迹,是配合防疫工作,而官方公布出当事人的的活动轨迹,是让大家自查风险、防范风险、预防疾病,而不是让人们对当事人的私生活指指点点。

  出入各种酒吧、与朋友聚会、去哪里吃东西等,是别人的私生活,是别人的自由,和旁人无关。

  当前,公布个人活动轨迹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标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确诊病例配合流调,如实告知自己的个人行踪和生活信息,并在防控部门的统一规范下公开,依然是一种个人隐私权的让渡,而非彻底否定隐私权,并且其公开程度也只服务于疫情防控的必要需求,有着明确的边界。换言之,任何突破这种边界的“扒私”行为,都已经越界。

  疫情防控属于一种紧急状态,的确重新定义了诸多行为的边界。但是,它依然有边界。有些逻辑,有些常识,在正常状态下成立,在疫情防控的特殊状态下,也依然成立。

  比如,对于不实的信息少一点传播和添油加醋、对于遭遇病情的个体多一点同情、对于个人隐私权有起码的尊重、对于陷入网络暴力的个体多一点恻隐之心等等。

  事实上,疫情期间一些不实信息的传播,早有先例。典型如今年4月,一度在网络传播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硬核爱情故事”,最终被证明完全是部分人脑补出来的谣言。

  虽然真相澄清了,但却没人对被遭遇不实指责的“受害者”说句对不起。当然,网络暴力带来的伤害本就是不可逆的,这一特点更是在提醒每个人,应该有意识地避免成为“加害者”,对“真相”有起码的辨别能力,对“是非”有应有的洁癖。

  无论如何,疫情风险应该被充分认知和应对,但对于伴生的、并且由我们自己所制造的对他人的伤害,同样不能视而不见——其指向的对人心、对道德体系的“污染”,带来的破坏力可能不亚于病毒。

  在央视新闻“主播说联播”环节中,主持人海霞批评了网友不理智的网暴行为,表示“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者”

  如果把焦点放在个人生活上,最终伤害的是防疫。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感染之后,因为去过某些地方就遭“网暴”,那以后碰到类似情况,还有多少人会第一时间如实坦白?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战疫要讲科学,科学才能杀毒;战疫也要讲法治,防止“社会性死亡”需要法治。

  所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一方面,我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擦肩而过的路人传上新冠后放到聚光灯下被扒底裤的人;另一方面,对新冠传播最大的“功臣”,绝不是好好配合治疗的感染者,而是存在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有感染风险又没有检测意识,或者种种顾虑不去做检测的人群。

  请大家注意,现在疫情还远未结束,特殊时期,请大家出门还是要坚持戴好口罩,注意个人防护。

  关注芒果干货知识网,分享更多社会舆论内容!

本文链接 https://www.mangoxo.com/blog/KolKnb5L 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地址链接,感谢!

Sunshine 关注
  • 52 动态
  • 0 相册
  • 1 粉丝
  • 23 获赞